小心!九大求職陷阱,一步錯步步錯
騙徒花招百出,求職者務必冷靜審慎,避免金錢與前途雙失

騙徒慣常利用求職者急於覓工或一時疏忽,誘騙他們交出金錢或招致其他損失。詐騙手法不斷翻新,求職者必須時刻保持冷靜、謹慎行事,以免墮入圈套,蒙受無謂損失。
以下列出常見的九大求職陷阱,遇到類似情況務必提高警覺,必要時應主動尋求協助。
陷阱一:層壓式推銷(金字塔騙局)
某些推銷或傳銷公司刊登高薪厚酬的招聘廣告,吸引求職者應徵。面試期間,對方極力遊說你購買產品、加入推銷行列,甚至鼓勵你用信用卡透支或向財務公司借錢。事後你須償還本金與利息,部分人因無力還款而被申請破產。若發現工作內容涉及「層層分佣」、貨品定價遠高於市價、需繳交高昂入會費、或被要求招攬親友同學作下線以賺取利潤(而非靠銷售產品),應立即拒絕受聘。
陷阱二:色情陷阱
部分娛樂場所暗中經營色情業務,卻以高薪厚酬吸引求職者。簽約後才發現工作實情與預期不符。簽署任何文件前,務必清楚查詢職位詳情,切勿輕信口頭承諾,避免被誤導從事色情活動。
陷阱三:騙財星探
自稱模特兒公司或配音公司代表的人士,透過網絡或街頭接觸路人,聲稱你具備明星、廣告或試身員潛質,誘導你付款報讀訓練班、美容課程、健身計劃,甚至繳交試鏡費、推薦金或保證金。結果往往不獲安排工作,費用亦不獲退還,部分人更誤墮色情陷阱。
陷阱四:金融投資騙局
不法分子以高薪聘請文員、抄寫員或清潔工,入職後不斷遊說你參與外匯或投資活動,甚至鼓勵你轉職投資崗位,誘使你動用自己、家人或朋友的資金「跟投」。最終以「投資失利」為由吞沒款項。
陷阱五:盜取個人資料
騙徒假借招聘之名,套取你的身份證號碼、銀行戶口、信用卡等敏感資料,繼而冒名申請貸款或進行其他非法活動。你不但無端背債,更可能被申請破產。
陷阱六:誘使參與違法工作
不法之徒偏好利用青少年從事非法勾當,例如運毒、售賣盜版或冒牌貨、水貨活動、非法募捐、追收高利貸、提供戶口洗黑錢等。一旦出事,主謀往往脫身,求職者則身陷法網,前途盡毀。
陷阱七:徵收不合理費用
騙徒以招聘為名,要求你繳交登記費、資料處理費、行政費、工作證費等。任何「未上工先付費」的要求都極不尋常,應三思並與家人朋友商討。
陷阱八:誘騙自費進修
若對方指你「未符合入職資格」,須自費報讀課程或訓練班方可獲聘,務必提高警覺。這類「先交錢、後聘請」的模式,往往是假招聘真騙財。
陷阱九:網上虛假招聘
網上招聘盛行,騙徒透過社交平台、討論區或手機應用程式發佈虛假廣告。面試期間騙取財物或個人資料,繼而盜用銀行存款;或聲稱聘請網上兼職,讓你代購遊戲點數卡並承諾佣金,待你提供卡號密碼後即變賣點數並失聯。切勿輕信待遇過分優厚的廣告,提供個人資料前應評估是否合理,避免過度披露。
識破陷阱的關鍵守則:
-
保持務實心態
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。勿輕信「無需經驗學歷、人工高福利好」的廣告。應評估職位薪資與要求是否符合市場現實,並對公司背景、行業性質有基本認識。 -
面試時提高警覺
避免獨自前往偏僻地點面試。若面試過程異常草率、「一見即請」、無需面談只填資料、或無法清楚說明工作內容,應立即提高戒心。 -
絕不隨便繳費或交出文件
正規公司不會要求員工負擔任何費用。若有人索取介紹費以換取工作機會,應斷然拒絕並向廉政公署舉報。行賄受賄均屬違法。同時,切勿輕易交出身份證、銀行卡、支票等重要文件。 -
仔細審閱合約條款
簽署任何文件前,務必逐條細閱,包括員工手冊。如有疑問,可要求帶走合約研究。正規公司會給予充足時間考慮。 -
拒絕簽署可疑文件
如對任何協議、授權書(如銀行授權)存疑,切勿簽署,以免招致財務或法律風險。 -
核對工作內容是否相符
入職後應留意實際工作是否與廣告或面試所述一致。若僱主遊說你轉任投資或推銷崗位,或提出無理要求,應堅決拒絕。切勿替僱主進行非法活動,以免留案底影響前途。 -
主動尋求協助
多留意新聞與騙案手法,了解自身僱員權益。遇有懷疑或不懂處理之處,應諮詢家人朋友,必要時向政府部門或相關機構求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