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搵工
Hong Kong jobs

登入以使用完整功能

2025年求職新常態:求職信仲使唔使寫?

數據、招聘者意見、實用策略一次過拆解——點樣決定你嘅求職信命運


James@jobapp 編輯部
Meta Ray-Ban Smart Glasses

踏入2025年,求職世界又揭開新一頁。無論你係積極搵工定準備跳槽,腦海中總會浮現同一條問題:「而家仲使唔使寫求職信?」

愛佢也好,憎佢都好,求職信喺過往多年一直穩佔求職流程一席位。但而家,係咪真係到咗告別嘅時候?

根據最新趨勢、招聘主管意見,再加埋我哋喺LinkedIn進行嘅民調(超過1,000票參與),我哋為你一次過拆解,助你為2025年嘅每份申請作出最精明決定。


求職信大辯論——點解2025年仲要討論?

明明快到2025年,點解仲要為呢樣嘢爭論?

「保留派」認為:求職信係唯一可以注入個人風格、為簡歷補充背景嘅黃金機會。
「淘汰派」主張:求職信早已過時,簡歷本身應該足以講晒所有。

有人覺得寫求職信係負擔,亦有人視之為突圍而出嘅利器。


LinkedIn民調結果——求職者點睇?

我哋早前喺LinkedIn搞咗個投票,睇下求職者同招聘專才點評求職信,結果令人意外!雖然部分人堅持唔可或缺,但亦有唔少人已經完全放棄。1,394票嘅重點如下:

84% 認為求職信已經過時。
18% 仍然覺得有價值(註:百分比總和超過100%,反映部分人可多選或數據重疊)。

數據顯示,大多數人傾向認為求職信已不合時宜,更鍾意簡潔直接嘅申請方式。

但留言區先係真·戰場,睇下真人真事點講 👀

Anne Donovan 話:「我以前從來唔睇求職信,但最近開始睇。喺AI自動投遞簡歷氾濫嘅年代,求職信反而提供咗額外資訊,比簡歷更立體。我以前唔覺得有價值,但而家佢似有返生跡象。」

Tracy Kyle 就話:「我唔睇嘅。我鍾意直接同候選人傾計。我比較老派——求職信始終只係文字,我更想認識真人。就算而家唔啱位,建立人脈先係長遠關鍵!」

可見,意見嚴重分歧。咁究竟應該按「刪除」定繼續留低草稿?等我哋逐項分析利弊,助你自行判斷。


2025年求職信利弊全解析

好處:

突出個人特色:求職信可以令你嘅申請顯得更人性化,講番自己嘅故事,解釋點解你係完美人選。
展現熱誠:尤其適用於重視文化匹配或公司忠誠度嘅職位,求職信係表達真誠熱情嘅絕佳空間。
解釋履歷盲點:如果簡歷有空窗期、轉行、或跳槽頻密,求職信可以幫你合理串連經歷,補足空白。

壞處:

未必有人睇:好多招聘主管根本無時間逐封細閱,直接跳去睇簡歷、LinkedIn或作品集。
耗時費力:每封信都要度身訂造,如果最終無人睇,等於浪費精力。
行業差異大:科技等快節奏行業,普遍更重視技能同成果,而非形式上嘅禮節。

總結一句:
如果你申請嘅職位重視性格、創意或文化契合度,求職信值得投資;但如果你身處「技能先行」行業,唔寫都未必有影響。


2025高效求職信寫法(值得寫先動筆!)

如果決定要寫,就要寫到有殺傷力!以下係2025年最有效嘅求職信公式:

簡短為王:半頁紙為限,大約200-250字。招聘主管時間緊迫,每句都要有料!
度身訂造:花少少時間research,直接稱呼招聘主管,並講明點解欣賞間公司。
突顯獨特優勢:用求職信補充簡歷冇講到嘅1-2項核心能力,解釋點解你最啱。
展現真誠熱情:講清楚點解對呢份工有feel,尤其創意或客戶導向行業,熱誠可以係加分關鍵。

小貼士:善用工具可以幫你快速優化整套申請材料,有無求職信都照樣出位!


迎接2025求職市場——你嘅最佳策略

最終答案係乜?踏入2025,求職信未完全消失,但已唔再係每份申請嘅必備項目。

關鍵在於靈活同策略性。每次投遞前,問自己一句:呢封信會唔會為我增值?有時一封精心撰寫嘅信可以令你脫穎而出;有時,你嘅技能同經驗本身已經足夠講故事。

記住,善用工具可以幫你簡化流程,無壓力咁樣交出最佳表現。

無論你係「保留派」定「淘汰派」,準備好,迎接2025求職市場,信心滿滿出發!

求職信2025求職趨勢招聘流程個人化申請求職策略LinkedIn民調簡歷優化職場轉型技能優先文化匹配

分享這篇文章